玄戒 O1 采用台积电第二代 3nm 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达 190 亿颗 —— 这可以称得上是小米十年造芯长征中的重要里程碑。就连央视新闻也报道称,这是中国内地 3nm 芯片设计的一次突破,紧追国际先进水平。

2025 年 5 月 19 日,雷军的两条微博掀起科技圈巨浪。

这位近期因为SU7车祸事件深陷舆论风波的小米创始人兼 CEO 宣布,5 月 22 日晚上7点的 15 周年战略发布会上,将推出自研手机 SoC 芯片 “玄戒 O1”、小米 15S Pro 旗舰手机及首款 SUV 车型 YU7。

更震撼的是,玄戒 O1 采用台积电第二代 3nm 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达 190 亿颗 —— 这可以称得上是小米十年造芯长征中的重要里程碑。就连央视新闻也报道称,这是中国内地 3nm 芯片设计的一次突破,紧追国际先进水平。

从 “澎湃” 到 “玄戒”: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时间倒回 2014 年,小米成立松果电子,立项 “澎湃芯片”。2017 年,澎湃 S1 作为国产第四款手机 SoC 问世,搭载于小米 5C。但因工艺落后(28nm)、兼容性不足,这款芯片未能掀起波澜。此后,小米转向 “小芯片” 赛道,先后推出快充芯片 P1、电池管理芯片 G1、影像芯片 C1 等,在细分领域积累经验。

2021 年成为转折点。雷军在宣布造车的同时,秘密重启大芯片计划,成立上海玄戒技术公司,押注十年 500 亿研发投入。四年间,玄戒团队从数百人扩张至 2500 人,累计投入超 135 亿元(截至 2025 年 4 月),研发强度跻身国内半导体设计前三。

“造芯不是黑历史,是来时路。” 雷军在长文中坦言,澎湃 S1 的挫折让团队明白:唯有高端旗舰 SoC,才能掌握核心技术

3nm 破局:参数之外的战略深意

玄戒 O1 的核心参数直指第一梯队:第二代 3nm 工艺(台积电 N3E)、190 亿晶体管(接近苹果 A18 的 200 亿颗)、旗舰级能效比。这一突破远超市场此前预期(原猜测为 4nm),标志着小米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后,全球第四家自研高端手机 SoC 的品牌;也是继苹果、高通、联发科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 3nm 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

技术背后是战略考量,小米高端化战略急需摆脱对高通、联发科的依赖。

2024 年,小米手机 ASP(平均售价)突破 3000 元,但芯片短板仍制约体验。玄戒 O1 的集成设计(CPU/GPU/NPU/ 基带)将实现软硬协同,例如优化影像算法、提升 AI 大模型本地化处理能力。

据内部人士透露,玄戒 O1 的 AI 算力较前代提升 400%,为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的智能化铺路。5月17日晚,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先导发布直播中,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透露,“搭载小米自‘玄戒O1’芯片的产品有好几款,不仅仅是手机。

造芯之外一场关于 “生存权” 的战役

玄戒 O1 的诞生恰逢行业变局。全球芯片产业进入 “后摩尔时代”,3nm 已逼近物理极限,设计能力成为竞争关键。尽管芯片由台积电代工(受限于国内制程),但小米的设计突破仍具象征意义:其研发团队自主定义了 CPU 架构(疑似基于 ARMv9 优化)、GPU 微码及 AI 加速器,规避了美国技术封锁下的 “卡脖子” 风险。

更深远的影响在产业链层面。玄戒 O1 的 135 亿投入撬动了国内半导体人才回流 —— 团队中不乏前海思、紫光展锐的资深工程师。同时,小米通过投资 110 家芯片企业(涵盖设备、材料、IP 核),正在构建自主生态,形成“企业主导+资本助力”的国产替代网络。

正如观察者网评论:“这不是一家企业的胜利,而是中国芯片设计能力的集体跃迁。”

3nm 之后,路在何方?

舆论场中,质疑声从未消散:3nm 设计是否依赖 ARM 公版?代工依赖台积电是否脆弱?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苹果早期也依赖 ARM 架构,华为海思同样经历过 “公版→自研” 的迭代。玄戒 O1 的意义在于 “上车”—— 通过量产积累数据,为下一代自研架构铺路。

雷军在文中恳请 “给更多时间和耐心”。事实上,玄戒 O1 的量产将直面市场考验:能否平衡性能与功耗?能否支撑小米 15S Pro 冲击万元价位?更关键的是,随着美国对华芯片限制升级,小米如何在设计与制造两端同步突破?

从澎湃 S1 到玄戒 O1,小米用十年回答了一个问题:中国企业能否在芯片深水区突围?答案已写在 190 亿晶体管中,但更在持续的投入里 ——2025 年研发预算超 60 亿,团队扩编至 3000 人,十年 500 亿的承诺仍在兑现。

更多详细信息,我们期待5 月 22 日的发布会。

附:雷军微博长文

责编:Luffy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统计分析了全行业111家半导体上市公司2024年全年财报数据。
“内卷”、“出海”、“系统性创新”,正成为半导体行业面临的新课题。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2025中国IC领袖峰会”圆桌论坛上,数位行业老兵围绕上述热点话题,分享了各自的所见、所闻与所感。
过去十年,中国IC设计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2025中国IC领袖峰会”圆桌论坛上,我们邀请到了数位行业老兵,围绕中国IC设计行业最核心的成功经验、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内卷”、“出海”等内容,分享了他们各自的所见、所闻与所感。
营收、毛利率、和研发三个维度,观察百家中国IC上市公司的喜、忧、与希望……
AspenCore 2024中国IC设计Fabless 100排行榜共分为10大技术类别,每个类别按照综合指数和市场调查评选出Top 10。这10大技术类别分别是:MCU、AI芯片、电源管理(PMIC)、功率器件、存储器、处理器、无线连接、射频与通信网络、传感器和模拟信号链。除了10个技术类别Top10,今年还有上市公司(Public)和EDA、IP公司三个Top 10榜单。
混合动力汽车(HEV)曾经被视为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的中间地带,但如今已独当一面,发展成为具有自身市场意义的精密工程系统。为了满足现代 HEV 的需求,工程师正在不断挑战电源架构的极限,以实现更高的电压、更紧密的集成和更智能的连接。
高温环境会严重制约集成电路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亟需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攻克相关技术难题‌。
​广东芯赛威SFM8801 APOIS芯片实现硬件可重构与算法开源双突破
知存科技联合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及社区举办的第二届 “知存科技杯高校存内计算创新应用大赛”于近日正式开启。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2025中国物联网企业出海与创新发展峰会暨“2024物联之星”年度榜单颁奖典礼”已进入倒计时!大会将在2025年6月17日于上海举行,聚焦AIoT出海与创新发展等话题,为出海
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微芯科技(Microchip)ATSAME54 MCU和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EVIYOS 2.0的10Base-T1S万级像素大灯方案。 &
6月9日,TCL在美国市场正式推出QM5K系列QD-Mini LED电视,作为其2025年入门级Mini LED产品线,该系列覆盖50英寸至75英寸四种尺寸,85英寸版本即将上市。凭借QD-Mini
近日,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深圳总部接受人民日报访问,就外部封锁、技术突破、基础研究、人工智能等议题展开对话,揭示了华为的战略哲学。 面对外部封锁打压,任正非表示:“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END~一键三连,这次一定!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Q需要为嵌入式AI模型提供多少样本数据?我在向客户介绍如何使用AI方法设计一款客户产品时,客户理解,AI嵌入式项目的开发都是围绕数据展开的,如此,我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客户的工程师需要采集多少数据
兆易创新GigaDevice宣布,将参加SNEC PV+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展位号:5.1H-B360),集中展示其在数字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本次展会,
LG Display表示,通过提前偿还从LG电子借来的1万亿韩元贷款,公司将摆脱“长期亏损”的标签。虽然第二季度是季节性淡季,亏损在所难免,但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业务在从中小型(IT/智能手
6月4日,第四届“好房子 好部品 好厨卫”高品质建筑人居环境与建材产品应用交流会暨城市更新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备大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下属的新风与净水分会以及舒适家居分会共同
6月9日,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发布的数据,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产业营收环比下滑约 5.4% 至 364.03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617.09 亿元人民币),与以往数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