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9 日,据彭博社、马新社和《The Edge》等媒体报道,马来西亚数字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的一则声明震动了全球 AI 赛道 —— 这个东南亚国家宣布启动 “策略 AI 基础设施计划”,将成为区域首个部署主权全栈 AI 生态系统的国家,核心装备是 3000 台华为昇腾高阶 GPU,并搭载中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的开源模型。
马来西亚数字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
然而,这场被视为 “中国 AI 体系首次海外落地” 的合作,在 24 小时内戏剧性反转:马方撤回华为相关表述,未提供进一步说明。华为亦声明 “未在马销售昇腾芯片,当地政府也未采购相关设备”,留下中美技术博弈的复杂注脚。
主权 AI 背后的技术雄心
根据马方最初规划,该系统的核心是 “数据存于大马、由大马人管理、并由大马人使用” 的全栈生态,旨在规避欧美云服务商的数据控制权。华为昇腾的吸引力在于其系统级解决方案:基于昇腾 910 系列芯片的 Atlas 服务器,结合 CANN 异构计算架构,可支持 CUDA 代码 70% 适配率,训练成本降低 75%。
此前,华为云在生态大会上推出的CloudMatrix 384超节点,以单集群300 PFlops的算力突破,向世界宣告中国算力革命的不可阻挡。目前华为已在国内 25 个城市建设 AI 计算中心,支撑超 30 个大模型研发,其 384 超节点集群算力达 300PFlops,能效比超越英伟达同类产品 40%。
华为昇腾910芯片作为算力核心,其单芯片算力达256 TFLOPS,性能超越英伟达A100,而昇腾310芯片则负责边缘计算场景。配套的AlterMatic DT250服务器性能较业界同类产品提升20%,能耗降低30%。
DeepSeek的参与亦具象征意义。这家中国 AI 公司的开源模型 DeepSeek-R1,已在华为云 384 超节点上实现与 H100 相当的性能,验证了国产算力的商业化潜力。
马来西亚的选择,本质是对 “AI 主权” 的技术押注 —— 通过本地化算力底座,摆脱对英伟达、OpenAI 的依赖。
美国的快速反应与政策绞杀
马中洞察网披露合作细节后,美国白宫 AI 顾问萨克斯(David Sacks)立即在社交媒体X预警:“正如我早已警告的,中国完整 AI 体系已现。” 他还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及时撤除拜登时期对马来西亚实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暗示将强化技术施压。
美国商务部的动作更具针对性,先是宣称 “全球使用昇腾即违反出口管制”, 5月20日后紧急修改出口管制声明,调整为 “警告使用风险”,剑指华为芯片的 “设计 - 生产 - 使用” 全链条。
根据美国最新政策,任何涉及华为 3A090 系列芯片(如昇腾 910B/C/D)的交易,若未获许可,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这一规则不仅封堵华为海外市场,更试图瓦解其生态 —— 若全球企业因惧制裁放弃昇腾,其 CUDA 级生态将难以构建。
马来西亚的 “摇摆”,恰是美国 “技术外交” 的缩影:一方面通过萨克斯的 “AI 路线图” 输出美制硬件,另一方面以制裁威慑 “选边站”。
马方的尴尬与技术现实
撤回声明的马来西亚,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此前,马来西亚已通过华为与利扬芯片、Skyvast集团等中企合作,构建覆盖AI服务器、数据中心、云平台的完整产业链,尽管张念群强调 “主权”,但美国的反应远超预期。
马媒分析称,该国 2024 年从美国进口的半导体占比达 38%,依赖度高于中国的 22%。同时,华为的技术落地存在现实障碍 —— 截至 5 月 21 日,昇腾芯片尚未在马注册,当地数据中心的液冷基础设施亦未就绪。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 AI 生态的 “路径依赖”。马来西亚现有 AI 应用多基于英伟达框架,转向昇腾需重构开发者社区。一位本地 AI 创业者向《联合早报》透露:“我们欢迎主权算力,但工程师培训、模型迁移的成本,远超政策宣示。”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马方急于撇清华为,却保留 “主权 AI” 框架 —— 他们需要时间观察中美博弈的底牌。
华为的全球化突围战
尽管马来西亚项目遇挫,华为昇腾的技术突破仍在加速。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 AI 芯片国产率突破 50%,昇腾集群已服务电力、交通等千行百业。
在海外,华为云计划与泰国、马来西亚共建算力中心,槟城封装厂 2026 年将覆盖全球 30% 推理芯片需求。正如任正非所言:“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 当美国试图以 “全球禁令” 封锁昇腾,华为正通过系统级创新(如 384 超节点)和开源生态(如 MindSpore 框架),开辟另一条全球化路径。
马来西亚的 “一日变卦”,是中美 AI 竞赛的微观缩影。在技术标准、数据主权、地缘政治的多重角力中,小国的选择往往充满妥协。随着昇腾在集群架构、能效比上的持续突破,这场围绕 AI 主权的博弈,或许终将回归技术的本质 —— 谁能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算力,谁就能赢得未来。
附:被撤回的报道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