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小米SU7陷入质量危机之际,小米汽车于2025年5月22日晚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SUV——小米YU7。这款车型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中文名为“御7”,寓意“御风而行”,旨在为先进的时代精英潜心打造先进的纯电SUV。
尽管此前被质疑为“SU7增高版”,但小米官方宣称小米YU7并非简单的“SU7升高版”,而是基于小米汽车家族设计语言,从内而外重新设计的首款SUV车型。同时,从营销策略来看,小米YU7预计仍将以“旗舰性能+中端价格”的打法,试图复制SU7的“爆品逻辑”。
关于小米YU7的价格,本次发布会未透露。小米YU7将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届时将公布售价。小米董事长雷军也直言网友提到19万9的定价,“这是不可能的,对标Model Y的配置,卖到30几万差不多。”
虽然受小米YU7质量危机的影响,小米YU7也遭遇了“黑公关”攻击,但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黑马”,其仍然被各大机构看好。有机构预测,YU7上市首年销量或突破20万辆,将显著改善小米汽车营收结构。还有机构认为,小米YU7有望打破Model Y在纯电SUV领域的统治地位。
性能与设计的突破
小米YU7作为小米汽车首款中大型纯电SUV,定位“豪华高性能SUV”,凭借硬核参数和智能化配置引发市场关注。
在设计语言上,小米YU7外观延续家族式风格,采用“水滴大灯”、溜背轿跑造型和隐藏式门把手,车身尺寸达4999×1996×1600mm,轴距3000mm,空间超越特斯拉Model Y。同时,小米YU7的内饰设计注重豪华感和科技感,配备了全景天幕和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由三块Mini LED屏幕组成的天际屏,亮度达到1200nits,支持全局903分区控光,进一步提升了驾驶体验。在汽车转向时,盲区的影像可以在小米天际屏优先显示。
在动力与续航上,小米YU7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最大马力可达690PS。0-100km/h 加速3.23s,最高时速253km/h,100-0km/h 最短制动距离33.9m。小米YU7共有三个版本——单电机后驱的小米YU7,双电机四驱的小米YU7 Pro和最高性能的小米YU7 Max,标准版续航达835公里。
在智能化配置上,小米YU7还搭载了全新NVIDIA 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700 TOPS算力),具备强大的AI算力,支持高阶智驾功能。此外,还搭载小米澎湃OS系统和Xiaomi Pilot 4.0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智能导航、语音控制、无线充电等高科技功能。其中,4D毫米波雷达分辨率与识别距离大幅强化,在一些复杂场景,比如跟车时,前车急刹,辅助驾驶系统也可以增强检测和预警。当雨雾等恶劣天气时,哪怕能见度很低,4D毫米波雷达也能更好地感应。
汽车安全全面升级
据悉,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全面升级,车头正面有效吸能空间达到659mm,拥有更大的缓冲区。车尾则沿用三段式大压铸后地板,非常坚固。底部增加1500MPa防刮底横梁,能大幅降低石头刮坏电池包的可能,同时,也采用了小米SU7 Ultra同款“防弹涂层”,进一步保证电池安全。
同时,小米汽车和国内知名的科研团队、大学合作开发了2200MPa小米超强钢,它是目前汽车行业中最强的热成型钢,使用在四门防撞梁上,能有效提升侧面碰撞中的乘员舱保护,前门防撞梁承载能力提升52.4%,后门防撞梁承载能力提升37.6%。
此外,小米YU7借鉴防滚架,在A、B柱用了6根热气胀管,与车身结构配合形成“内嵌式防滚架”,A柱、B柱承载能力提升非常多;在应对剧烈碰撞时,能够更好保护乘员舱结构。
根据小米汽车的公开资料介绍,小米YU7车身结构全面升级,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达到90.2%,车身扭转刚度达到47610N·m/deg,在SUV车型中表现优秀。而且,小米YU7还通过了超过50项被动安全性能开发测试,覆盖C-NCAP、C-IASI所有碰撞标准。
市场竞争与机会窗口
小米YU7的推出体现了小米“技术普惠”战略,通过高性价比和生态整合切入中高端市场。其优势还在于:一是性能与配置越级:以30万级配置对标50万级竞品,动力和智能化领先同级;二是精准用户定位:吸引科技爱好者与家庭用户的交叉需求。
当前20-30万元纯电SUV市场中,Model Y虽强势但设计趋同化严重,YU7的轿跑造型与小米品牌年轻化定位可吸引追求个性化的用户。
竞品对比:与Model Y、ES6的差异化竞争
维度 | 小米YU7 | 特斯拉Model Y | 蔚来ES6 |
价格(起) | 未公开 | 26.35万元 | 33万元 |
动力性能 | 双电机508kW,零百3.23秒 | 双电机331kW,零百5.0秒 | 双电机360kW,零百4.5秒 |
续航里程 | 最高835公里(CLTC) | 719公里(CLTC) | 625公里(CLTC) |
智能驾驶 | 标配Thor芯片,Max版支持城市NOA | Autopilot(FSD国内功能受限) | NOP+城市领航需订阅 |
空间表现 | 轴距3000mm,后排头部空间受溜背影响 | 轴距2890mm,后排头部更宽松 | 轴距2915mm,座椅舒适性更优 |
生态优势 | 小米智能家居无缝联动 | 超充网络覆盖广 | 换电服务便利 |
在与竞品对比上,小米YU7的3000mm轴距、508kW四驱性能、标配激光雷达等硬件参数对Model Y等竞品形成“降维打击”。同时,PHUD(景深式HUD)技术、无图方案智驾系统等创新功能可吸引科技爱好者。
当然,挑战亦不容忽视:一是品牌认可度:需时间积累用户信任,尤其是质量稳定性;二是供应链与产能:新工厂产能爬坡可能影响交付速度。
若小米能解决上述问题,YU7有望成为纯电SUV市场的“搅局者”,推动行业向更高性价比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