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联盟成员已达 4.1 万余家,亚太地区占比 38%,成为最大市场;中国以 6000 家成员位居全球第二,贡献全球 50% 的蓝牙芯片出货量及参与超 50% 的智能手机研发。

近年来,蓝牙技术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5 年蓝牙市场最新资讯》数据显示,蓝牙技术正以年均 9% 的复合增长率(CAGR)加速渗透全球市场——2024年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达47亿台,其中低功耗蓝牙(BLE)设备占比突破65%,年增长率达22%。

2025 年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预计突破 53 亿台,较2024年增长12%,而这一数字将在2029 年攀升至近 80 亿台。这一增长背后,是蓝牙技术在音频传输、位置服务、数据交互等场景的持续创新。

从消费电子到工业物联网,蓝牙技术已覆盖无线音频、智能设备、互联汽车、医疗健康等多元领域,成为 AI 时代最具韧性的底层连接技术。其中,单模蓝牙低功耗(LE)设备凭借 22% 的年复合增长率成为增长引擎,广泛应用于智能标签、电子货架标签等新兴场景,而双模设备在手机、PC 等平台设备中仍占主导地位(占比超 60%)。

2025蓝牙亚洲大会蓝牙技术联盟展台展示最新蓝牙TM路线图,以及诸多创新技术

5 月 22 日,蓝牙亚洲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蓝牙技术联盟首席执行官 Neville Meijers 在主题演讲中强调:“蓝牙不只是一项技术,更是一个以满足基本连接需求为共同目标的全球社区。我们十分荣幸能在深圳举办2025蓝牙亚洲大会,这彰显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并为跨行业协作提供平台,携手塑造无线连接的未来。” 

Meijers特别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蓝牙市场,蓝牙技术联盟旨在通过成立蓝牙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组建中国成员小组,这两大举措强化中国生态的战略地位,整合本土企业资源,推动蓝牙标准与工业物联网、医疗电子等场景深度融合。

蓝牙技术联盟首席执行官Neville Meijers穆雷)发表主题演讲 

“深圳是全球创新高地,选择在此举办大会,正是为了与中国伙伴共同定义无线连接的未来。”Meijers 表示,新成立的中国实体将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分部,为本土企业提供技术认证、标准制定等本地化支持,例如开设中文官网、微信公众号实时同步技术动态。

蓝牙生态的多元突破与中国布局

“蓝牙技术联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成员公司的不断创新推动了蓝牙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非常自豪能够见证这么多优秀的成员公司在蓝牙生态体系中成长,并为全球用户带来创新的解决方案。”在媒体沟通会上,蓝牙技术联盟首席市场官 Ken Kolderup(孔德容)围绕生态现状与技术创新展开分享,他表示“蓝牙的未来不仅是让设备互联,更是让创新互联。”

生态规模与中国贡献

目前,蓝牙技术联盟成员已达 4.1 万余家,亚太地区占比 38%,成为最大市场;中国以 6000 家成员位居全球第二,贡献全球 50% 的蓝牙芯片出货量及参与超 50% 的智能手机研发。2025 年蓝牙设备出货量将达 50 亿台,其中音频外设(9 亿)、可穿戴设备(3.23 亿)、资产追踪标签(2.45 亿)成为三大支柱场景,预计 2029 年电子货架标签、智能标签出货量分别达 1.38 亿和 1.4 亿台。

孔德容特别强调:“中国不仅是重要市场,更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参与者。”

蓝牙技术联盟首席市场官 Ken Kolderup(孔德容)

中国战略:从技术支持到生态共

本届大会标志着蓝牙技术联盟在本地参与度上的战略升级。联盟于2025年2月成立了蓝牙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并在上海和深圳设立分部。孔德容指出,中国实体的成立标志着 “从市场参与到深度协同” 的转变。本地化服务体系将通过北京总部及上海、深圳分部,为成员提供从技术测试到产品上市的全周期支持。

此外,蓝牙技术联盟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成立新的中国成员小组,作为战略平台,促进中国成员公司之间的深入协作,从而加快蓝牙技术在关键行业和应用场景中的落地。针对中国制造业优势,联盟将重点推动蓝牙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如与海尔、三一重工等企业合作开发低延迟设备网络,预计 2026 年 45% 的无线状态监测传感器将搭载蓝牙连接。

“我们希望通过在中国设立实体和组建成员小组,为中国成员公司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 孔德容表示,“中国实体的成立体现了我们对该地区的高度重视,也将使我们能够为重要的中国成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影响力愿景:连接世界的四大维度

蓝牙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创新,使其在创造更便捷、健康、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德容在演讲中指出:“蓝牙技术联盟的愿景是通过蓝牙科技连接全球,以实现互联,创造一个更加便利、健康、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当前,蓝牙技术正通过这四大场景重塑生活:

在便捷生活领域,蓝牙音频外设、人机接口设备(HID)和“Find My”标签等产品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据透露,蓝牙技术联盟与微信生态的深度整合,使得蓝牙防丢器可接入超12亿月活用户,推动“Find My”功能向充电宝、箱包等品类渗透。2025年,蓝牙音频外设出货量预计将达到9亿,人机接口设备出货量将达到3.86亿,“Find My”标签出货量将达到8000万;

在健康守护方面,蓝牙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和个人医疗设备等产品,帮助用户实时监测健康数据,管理慢性疾病,并与医生分享健康信息。通过蓝牙信道探测技术,某糖尿病管理设备实现连续血糖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误差率低于0.5%。2025年,蓝牙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3.23亿,患者监护设备出货量将达到3600万;

在工业物联网和企业级应用中,蓝牙资产追踪标签和照明控制系统等技术,显著提升了生产力和效率。孔德容特别提到,某中国厂商已通过蓝牙信道探测技术实现工厂设备厘米级定位,生产效率提升40%;通过环境光感测加上蓝牙照明调控,可以实现照明能耗减少70%。2025年,蓝牙资产追踪标签出货量将达到2.45亿,预计到2026年,45%的无线状态监测传感器将搭载蓝牙连接;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蓝牙电子货架标签和智能标签的应用,减少了纸质标签的浪费,并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孔德容举例道,某零售巨头通过蓝牙Mesh网络实现百万级设备实时更新,能耗较传统方案降低70%。预计到2029年,蓝牙电子货架标签的年出货量将达到1.38亿,智能标签的年出货量将达到1.4亿。

技术创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

蓝牙技术联盟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对无线连接技术的更高要求。孔德容重点介绍三项颠覆性技术。

首先是Auracast™广播音频,实现了 “1 对多” 音频分享,已在机场、博物馆等场景试点,用户可通过扫码或 NFC 快速接入公共音频流,预计 2025 年支持助听设备直接接收广播信号。 “Auracast™广播音频技术将彻底改变公共空间的音频体验,使用户能够在公共场所享受高质量的音频内容。” 孔德容说道。

然后是蓝牙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通过相位测距(PBR)与往返定时(RTT)实现厘米级的距离测量,误差在±20厘米以内,最大测量距离可达150米。该技术将为数字钥匙和“Find My”网络等应用提供精准的距离感知,并提升安全性(防中继攻击),三星等厂商已用于智能门锁,精度达 ±20 厘米。

最后是高吞吐量数据传输(HDT),将传输速率从 2Mbps 提升至 8Mbps,现场演示显示可支持 24bit/192kHz 无损音频传输与游戏手柄 0.5ms 超低延迟,一个最新用例是“不少的蓝牙联盟成员公司都希望能够研发家庭影院或者环绕立体声的效果,新的HDT技术能够帮助到他们。” 孔德容表示,HDT技术预计 2026 年正式商用。

蓝牙技术联盟还在不断推动其他创新技术的发展,如精密测距技术以及拓展到5-6GHz频段等,以进一步提升蓝牙技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这些技术突破将重新定义无线连接的可能性。” 孔德容表示。

在变革中定义未来

从 1999 年的耳机连接到 2025 年的万设备网络,蓝牙技术用 25 年完成了从 “单一通信协议” 到 “全球创新基础设施” 的蜕变。此次亚洲大会释放的信号清晰:中国不仅是重要市场,更是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者。

随着 Auracast™、HDT 等技术的落地,以及中国成员小组的成立,蓝牙正以 “连接万物” 的底层能力,和“中国速度”重构无线连接版图。孔德容在采访结尾展望:“蓝牙的下一个五年,将是创新与协作的五年,当中国创新力注入蓝牙标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产业革命的曙光。我们期待与中国伙伴共同创造更多可能。”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UWB雷达技术在汽车领域带来诸多优势,尤其是与窄带技术相比,UWB更不易受干扰。UWB真正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在于它能够精准测量距离,从而实现实时定位。
由于边缘环境的多样性,没有单一的安全架构能够适用于所有情况。芬兰国家技术研究院(VTT)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套工具来弥补这一差距。
为了使边缘计算获得发展动力,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但所有这些条件似乎都不太可能实现。
Wi-Fi 8的极高可靠性为Wi-Fi技术开辟了更多的高级应用领域与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如远程实时高清转播、自动驾驶、远程遥控、工业级智能网络与高速AI运算等。
蓝牙6.0最重要的一个应用就是信道探测,而芯科科技也是第一批支持信道探测和蓝牙6.0规范的企业。
从外观和Dieshot来看,玄戒O1的CPU布局、GPU核心排列与苹果A18 Pro、高通骁龙8至尊版、联发科天玑9400等芯片完全不同,后端设计、IP模块均有自己的设计思路,绝非公版套壳。
当传统生产工艺与智能数据采集相结合时,AI 与全维度数字孪生技术将成为实现下一代数据驱动型制造的核心推动力。
能量收集并不是一个时兴的名词,但是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诸如Silicon Labs的物联网产品以及开发套件,使能量收集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更加的实际和广阔。
人工智能(AI)已不再仅仅是一项高性能计算任务,它已成为推动边缘AI片上系统(SoC)设计的主要动力。从智能手机和摄像头,到工业自动化与自动驾驶汽车,AI正在日益塑造现代SoC的架构。这
用于电动汽车供电网络(PDN)的高压母线转换器 48 V电源模块
《中国电化学储能产业传感器发展蓝皮书》(下文简称“蓝皮书”)是我国唯一一部专业和系统化梳理传感器产品技术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应用和发展的蓝皮书。本书由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主导编写,汇集了一批储能产业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据路透社7月4日报道,法国国铁SNCF即将启动列车加装卫星互联网连接的项目招标。SNCF法国国家铁路公司 (简称“法铁SNCF”)是法国最大的国营公司之一,由法国政府100%控
点击上方“泰克科技” 关注我们!将脉冲技术引入先进CMOS技术的可靠性测试在氮化镓和碳化硅之后,氧化镓(Ga₂O₃)正以超高击穿电压与低成本潜力,推动超宽禁带功率器件进入大规模落地阶段。但在
在手持类电子设备中,USB接口是最容易受到静电冲击的位置之一,尤其在塑料外壳、悬空接地的环境下,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系统死机、异常甚至损坏。今天分享一个真实的USB接口静电整改全过程,通过逐步实验 +
综合来源:国海证券、东北证券、东吴证券、国信证券等,谢谢汽车传感器是把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向汽车传递各种工况信息的装置。在自动驾驶的层级结构中,汽车传感器处于感知层,产品附加值高, 是实现单车智能驾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在这个手机
来源:传感器专家网编辑:感知芯视界 Link随着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和消费电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传感器的设计和优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感器日益呈现微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趋势,使得工程人员必须全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CAN简介CAN总线简称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ISO国际标准化串行通信协议。CAN总线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
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金刚石交流群水凝胶是一类由亲水性聚合物链与大量水分子相互交织形成的三维(3D)网络材料,在多个领域展现出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尽管GelMA水凝胶具备可调控的机械性能与光交联特性,但
获取【150+传感器产业报告大全】,可在感知芯视界首页对话框回复“150”免费下载。传感器能为我们做什么?举几个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比如,没关好煤气可能导致家庭火灾,再比如,疫苗运输过程中保温设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