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与苹果分道扬镳已成定局。
6月5日,高通CEO克里斯蒂亚诺·阿蒙(Cristiano Amon)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公司已做好与苹果分道扬镳的准备。这一表态表明,高通正在积极调整其战略,以减少对苹果业务的依赖,并寻求在其他市场和业务领域实现增长。
高通CEO克里斯蒂亚诺·阿蒙 图源:高通
不过,Amon也表示,“现有的合同就是这样,如果苹果选择不续约,也就这样了。不过外界过分夸大了我们与苹果的合作重要性,我认为这种戏剧化的解读其实没有必要。”
这一表态不仅反映了苹果与高通关系的彻底转变,也预示着高通未来战略的重大调整。而Amon也强调,公司已不再将苹果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依赖。除了手机调制解调器之外,高通将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机会,包括探索与英伟达AI处理器连接的芯片等项目。
苹果减少对高通的依赖
一直以来,苹果通过自研芯片、操作系统、GPU等核心技术,以及对供应链的深度整合,构建了一个高度封闭且可控的生态系统,从而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然而,高通的调制解调器一直是苹果硬件产业链“自研+控制”核心策略的短板。
从2018年开始,苹果与高通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双方因专利费问题陷入长期法律纠纷。尽管苹果此前收购了英特尔的调制解调器业务,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但其自研芯片的开发进度并不理想。
2019年,高通与苹果达成协议,但苹果付出了支付了45至47亿美元的和解金。这笔金额占高通2019财年总营收的近五分之一,帮助高通摆脱了连续五年的营收下滑。此外,双方还达成了一份为期六年的技术许可协议,包括两年的延期选择权,以及一份多年的芯片供应协议。
然而,苹果没有放弃自研基带芯片,此后也开始逐步减少对高通的依赖。2025年,苹果发布自研基带芯片C1,并在iPhone 16e中正式采用。
过去15年来,高通的调制解调器芯片一直是iPhone连接蜂窝网络的核心组件。苹果对高通的依赖不仅体现在硬件采购上,还包括每年支付的专利授权费。根据分析师估算,仅2024年,苹果就向高通支付了超过25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而高通每年从苹果获得的调制解调器收入约在57至59亿美元之间。
对苹果而言,其长期战略是逐步实现关键芯片自研。此前传言,苹果还曾计划在2025年逐步淘汰博通的无线组件,并开发自己的WiFi和蓝牙芯片。
C1调制解调器具备替代实力
今年2月,苹果推出了搭载自研C1调制解调器的iPhone 16e。尽管C1不支持毫米波(mmWave)技术,但苹果表示,C1调制解调器具备快速稳定的5G蜂窝网络连接性,并显著提升了iPhone 16e的电池续航能力。
此外,C1调制解调器的低功耗特性使其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了高通的Snapdragon X71调制解调器,尤其在上传速度和低性能体验方面表现突出。
而值得一提的是,5月底,高通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声称搭载骁龙调制解调器的安卓手机在性能上优于采用C1调制解调器的iPhone 16e。这项研究由移动网络分析机构Cellular Insights进行。结果显示,搭载高通X75和X80调制解调器的安卓设备在5G网络性能测试中表现优于iPhone 16e。
据悉,在纽约市T-Mobile的Sub-6GHz 5G独立组网环境下,高通设备的下载速度提升了34.3%至35.2%,上传速度提升了81.4%至91%。然而,这项研究的设计本身更偏向高通,有意为其带来优势。
在C1调制解调器的性能上,其他研究也指出苹果C1调制解调器在某些方面具有竞争力。其中,Ookla的一项研究发现,iPhone 16e的C1调制解调器在最低性能体验的10th percentile中表现更佳,而在上传速度上始终领先。此外,苹果的C1调制解调器在能效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提升iPhone 16e的电池续航。
据悉,C1调制解调器还将应用于2025年发布的iPhone 17 Air。同时,苹果计划在2026年推出支持毫米波的C2调制解调器,并可能在2027年推出C3调制解调器。
寻找苹果之外的市场机会
根据合同协议,苹果与高通的调制解调器芯片许可协议已延长至2027年3月。这意味着未来几代iPhone仍将使用高通的调制解调器,但高通内部已经预期,合约到期后,苹果很可能不会续约。
高通估计,今年秋季发布的iPhone将有70%的机会使用其调制解调器,但明年秋季的比例将降至20%。到2027年秋季,苹果发布的iPhone将完全不再使用高通的调制解调器。
对此,Amon表示,高通将不得不在其他领域寻找新的机会。他还透露,除了手机调制解调器之外,高通还在探索与英伟达AI处理器连接的芯片等项目。
Amon也指出,高通的长期增长动力将来自安卓及其他领域,包括汽车、物联网、AI服务器芯片等新兴市场。
高通曾尝试进入AI服务器芯片市场,但未能取得显著成果。2017年,高通推出了首款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Centriq2400,但当时ARM服务器生态较弱,与英特尔、AMD的x86架构相比,高通的芯片在性能和生态上处于劣势。此后,高通逐步退出了服务器芯片市场,直到2021年收购Nuvia公司后,才重新布局数据中心CPU市场。
2025年,高通再次发力,计划推出基于Nuvia自研Oryon CPU内核的Snapdragon X系列平台,目标是冲击AI服务器芯片市场。
高通不仅关注服务器芯片市场,还积极布局AI边缘计算和数据中心。2024年,高通推出了基于Nuvia内核的Snapdragon X系列AI PC芯片,首批搭载该芯片的AI PC已超过22款,由多家OEM厂商推出。
除了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芯片市场,高通还在汽车和物联网领域加大了投入。2024年,高通的汽车部门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主要得益于其Snapdragon数字底盘解决方案。2024年,高通在物联网领域的收入也接近54亿美元,计划在2029年前达到140亿美元的目标。
尽管面临AMD、英特尔和ARM等竞争对手的挑战,但阿蒙认为这些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且未来数十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如果我们能够打造出独特且具有颠覆性的产品,高通将有足够空间在其中立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