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峰会是意法半导体“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阶段性成果展示 —— 不仅详细介绍了四款新产品,更首次系统解读“国内外双供应链新生态”,为中国嵌入式产业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展现了其在复杂地缘环境下保障中国客户供应安全的决心。

近年来,意法半导体(ST)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从与华虹半导体合作建立 40 纳米 STM32 生产线,到在重庆与三安光电合资建设碳化硅(SiC)前端制造基地,再到持续扩建深圳后端产线…… 一系列本土化布局,印证着其“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纵深推进。

在5 月于深圳举办的STM32 峰会,正是这一战略的阶段性成果展示 —— 不仅详细介绍了四款新产品,更首次系统解读“国内外双供应链新生态”,为中国嵌入式产业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展现了其在复杂地缘环境下保障中国客户供应安全的决心。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是长期且坚定的。”在媒体沟通会上,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 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及数字营销副总裁朱利安・阿诺(Arnaud Julienne)强调:“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在中国构建与全球标准完全一致的供应链体系。”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 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及数字营销副总裁朱利安阿诺(Arnaud Julienne)

朱利安透露,早在两年前,ST 就派遣百位工厂专家入驻华虹宏力,从设备调试到工艺参数,全程复刻欧洲产线标准,确保中国生产的 STM32 芯片在电气特性、可靠性等核心指标上与海外产品零差异。这一投入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尤为关键,正如他所言:“当客户需要出口产品时,我们提供海外产线的芯片;当客户聚焦本土市场,中国供应链可快速响应 —— 这种产能灵活性是竞争对手无法提供的。”

四款重磅新品:覆盖从入门到高端的全场景创新

本次峰会发布的四款新品,均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开发,覆盖从入门级到高性能的全场景需求。

1. STM32C0 系列:重新定义入门级 MCU 价值标杆

作为 STM32 家族的新晋性价比担当,STM32C0 系列以 “替代中高端 8 位平台”为目标,实现了 “具有32 位性能和8 位成本”的突破。该系列提供6个子型号,Flash最大可到256KB,RAM最大36KB,工作温度范围达-40℃至+125℃,覆盖小家电、消费电子等价格敏感型场景,且提供10年长期供货保障。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技术市场经理闫涛在新品讲解中指出,该系列采用与 STM32G0 相同的 90 纳米工艺,搭载 Cortex-M0 + 内核,主频 48MHz,CoreMark 得分 114,却将 BOM 成本控制在与高端 8 位 MCU 相当水平。其管脚与STM32G0 完全兼容,支持工程师轻松实现从STM32G0到C0的平稳迁移,此外 STM32C092 新增的 CAN FD 接口,传输速率达 8Mbps,较传统 CAN 2.0 提升 8 倍,为工业设备低成本联网提供可能。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技术市场经理闫涛

在封装形式上,STM32C0系列丰富多样,涵盖8至64管脚的多种选择,包括小而薄的QFPN和BGA封装、易操作的SO8N和TSSOP20封装,以及常用的LQFP封装等,充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STM32C0适用于入门级图显应用,配合TouchGFX图形界面开发工具,可将基础单色液晶显示屏升级为全彩触摸屏。此外针对开发者痛点,还提供低成本开发板 NUCLEO-C051C8,配合 CubeMX 图形化配置工具,可一键生成代码,极大降低嵌入式开发门槛。

“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通过可视化配置快速上手,大幅降低嵌入式开发难度。”闫涛强调:“我们先推出了STM32C0,今后肯定还会推出类似的产品,在这个市场争取我们应有的份额。”

2. STM32U3 系列:超低功耗开启电池续航革命

在能效竞争白热化的超低功耗物联网市场,STM32U3 以“近阈值电压技术”刷新行业能耗标杆,在实现动态功耗优化的同时,确保了高达105度的工业温度支持。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技术市场经理张明介绍,该系列核心逻辑可在 0.65V 超低电压运行,动态功耗低至 9.5μA/MHz(48MHz主频下),较上一代 STM32L4 效率提升 5 倍,CoreMark/mW 达 117,远超竞品的 97 分。在消费类应用中,行业同类产品功耗是U3的5倍;在计量类应用中,功耗是U3的3倍;在工业类应用中,功耗是U3的2.5倍。通过自适应电压调节(AVS)技术,芯片在生产阶段即完成最优电压校准,无需软件干预,进一步节省开发时间。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技术市场经理张明

这种极致能效使其在智能表计、医疗设备等场景大显身手,在活动追踪设备中可将电池寿命延长 7 倍,在智能表计中延长 4 倍。例如,燃气表电池寿命可从传统方案的 5 年延长至 20 年,连续血糖监测仪(CGM)实现 7 天续航。

在安全性方面,STM32U3同样表现出色。其增加了耦合连接桥(CCB)和硬件唯一密钥(HUK)等安全机制,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即为每个设备分配唯一、安全的身份,实现密钥的硬件保护,有效增强设备身份验证与反克隆能力,满足网络弹性法案等法规要求,且未来将通过PSA Level 3和SESIP Level 3标准认证。

此外,STM32U3还配备了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I3C和FDCAN接口,最大支持1MB Flash和256KB RAM,提供从32PIN到100PIN的多种封装形式,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智能家居、医疗、智能表计、消费电子等电池供电设备。

“在工业 GPS 追踪设备中,U3 可将休眠功耗降低 50%,这对太阳能供电的野外设备至关重要。” 此外,张明还特别提到,其 Stop3 模式功耗仅 1.6μA,支持 - 40°C 至 105°C 宽温工作,适配工业 GPS 追踪器等严苛场景。未来将集成AI协处理器,实现能效与性能动态平衡。

3. STM32MP23:边缘 AI 时代的高性价比算力担当

作为 STM32MP25 的 “成本优化版”,STM32MP23 延续了双核 Cortex-A35(1.5GHz)+Cortex-M33(400MHz)架构,通过精简外设实现成本下探。该系列支持16-bit DDR4/LPDDR4/DDR3L内存,最大寻址空间达4GB,能够灵活分配片上资源,满足复杂工业应用需求。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微处理器产品市场经理霍笋指出,在图形与AI处理能力上,其保留 0.6 TOPS NPU 和400MHz 3D GPU,支持 H.264 硬件解码,可满足工业视觉、智能家居中控等轻量级 AI 需求,而双路千兆以太网(支持 TSN)、FDCAN和Octo SPI接口,除了适配工业自动化对实时性的严苛要求,还支持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场景中的人机界面、图像处理与轻量级AI推理任务。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微处理器产品市场经理霍笋

“我们通过异构计算优化能效,A35 处理复杂任务,M33 负责实时控制,例如在工业 PLC 中可大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 霍笋说道。

在软件生态上,STM32MP23 支持 OpenSTLinux 系统,且将软件支持周期从 2 年延长至 5 年,契合工业设备长生命周期需求。此外,X-LINUX-AI扩展包、ST Edge AI模型库等资源,进一步简化了AI模型的部署与优化流程,使开发者能够快速将AI功能集成至应用中。

此外,霍笋还强调:“我们提供从模型训练到部署的全流程工具链,客户可直接调用 ST Edge AI 模型库,快速实现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功能。”

4. STM32WBA6:多协议无线连接的全能选手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STM32无线产品总监陈德勇介绍的 STM32WBA6系列,聚焦无线短距离连接应用,堪称智能家居和工业物联网的“协议通吃”方案。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STM32无线产品总监陈德勇

该芯片全面支持2.4GHz技术,涵盖Bluetooth®低功耗5.4、Zigbee R22/23、OpenThread 1.3 及 Matter 1.4,内置最高 2MB Flash 和 512KB RAM大容量存储组合,以及多达86个GPIO,为复杂无线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撑。可同时运行多协议栈,灵活适配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工业传感器等多元场景。

在射频性能上,WBA6支持+10dBm输出功率,接收灵敏度分别达-98dBm(Bluetooth® LE 1Mbps)和-100dBm(802.15.4 250kbps),确保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同时,其功耗表现同样出色,如在Stop 2(64KB RAM保留)模式下功耗低至5μA, standby模式下功耗仅1.25μA,大幅延长电池续航。

在安全性上,STM32WBA6 通过 SESIP L3 和 PSA L3 认证,具备包括存储器保护、边信道加密、安全调试、抗侧信道硬件保护在内的全方位安全机制,内置硬件唯一密钥(HUK)和防侧信道攻击设计,可抵御欧盟 RED 指令及未来 CRA 法规要求。

陈德勇举例:“在智能锁应用中,其双 Bank 架构支持无缝固件更新,2MB Flash 可存储多组加密密钥,满足家庭、酒店等多场景权限管理。HUK 可实现设备唯一认证,抵御克隆攻击,符合欧盟 CRA 法规要求。”

STM32的全场景布局与技术纵深

在媒体问答中,各位受访人在消费类MCU竞争、边缘AI趋势和工艺路径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分享。

面对消费级 MCU 市场的激烈竞争,闫涛明确了 STM32C0 的定位实际上能满足大部分消费级的应用需求:“不是取代 STM8,而是开拓新市场。STM8 在 5V 传统领域仍有不可替代性,而 STM32C0 瞄准的是3.3V中高端 8 位用户升级需求,例如小家电、消费电子等体量大的场景,两者形成互补。”STM8系列将继续保留,不会停产,这一差异化策略既巩固存量市场,又以 32 位产品渗透新兴领域。

在边缘 AI 浪潮中,意法半导体展现出技术前瞻性。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微控制器应用与产品高级经理吴刚指出,“单靠CPU算力的提升已经无法满足客户对性能和功耗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是采用这种CPU+外部协处理器,例如,CPU+NPU这种异构实现方式。”

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微控制器应用与产品高级经理吴刚

此外,他还指出,AI模型处理伴随的大数据量对存储器容量提出更高要求,性能与功耗之间的平衡同样关键。STM32N6 的 NPU 算力达 0.6 TOPS,可运行 YOLOv8N 模型实现手势识别,支持轻量化AI眼镜等场景;而下一代产品将进一步融合自研 NPU 与 CPU 架构,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时提升算力。 

“我们支持各种深度学习框架,如Keras和TensorFlow™ Lite,并支持可导出为ONNX标准格式的所有框架。 客户可以使用ST Model Zoo中的预训练模型,快速的进行自己数据的训练,并且通过ST的AI工具做部署。” 吴刚特别强调:“我们不盲目追求算力堆砌,而是通过CPU+NPU异构计算优化能效,例如在可穿戴设备中,让 NPU 专注 AI 计算,CPU 处理控制任务,实现 1+1>2 的效果。”

除此之外,朱利安透露了关于工艺路线的更多内容:“40 纳米是STM32当前性价比最优选择,但 ST 不会止步于此。MP2 系列已采用 16 纳米工艺,N6也是16纳米,未来将引入 18nm PCM 工艺,在存储密度和能效上实现突破。这种‘成熟工艺保产能,先进工艺促创新’的双线策略,确保产品在成本与性能间取得平衡。”

在本次峰会上,ST还正式宣布STM32Cube的两大全新战略方向:回归以FreeRTOS作为主要内核,同时深度融合USBX、FileX和LWIP,构建一套一体化的中间件解决方案;适用于STM32Cube for Visual Studio Code的STM32Cube插件第3版正式发布,新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大大增加了用户选择灵活性,更新管理更精细,操作更方便,风险更低。

总结与展望:双供应链生态擘画中国未来

峰会释放的最重磅信号,当属“国内外双供应链新生态”的落地。通过华虹宏力的 40 纳米产线,ST 实现从硅晶圆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本地化,STM32H7、H5 系列预计 2025 年 Q4 量产,未来将覆盖数百种型号。

Arnaud强调:“这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而是从技术到质量的全链条复制。华虹的产线与欧洲工厂使用相同设备、相同工艺参数,甚至相同的质量管控流程。”这种“双轨制”供应链,不仅为中国客户提供灵活选择,更彰显 ST 深耕本土的决心。随着半导体产业链区域化趋势加剧,意法半导体以技术同源、质量同质、产能同步的策略,构建起兼具韧性与效率的供应链体系。

展望未来,随着本地化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例如深圳后端工厂的扩大),以及与本土生态伙伴深度协同,ST 有望在中国市场实现从“本土生产到本土创新”的跃迁,为智能工业、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更贴合需求的嵌入式解决方案。

正如峰会主题所言,意法半导体正以“在中国,为中国”的初心,通过技术深耕与生态共建,书写 STM32 在中国市场的新篇章。这不仅是一家跨国企业的本土化转型,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与中国创新生态深度融合的缩影 —— 在开放与合作中寻找机遇,在自主与协同中创造价值,或许正是后全球化时代产业发展的破局之道。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本文精选十大边缘人工智能芯片,涵盖了从能在边缘设备中处理GenAI的芯片到专为视觉和超低功耗应用而设计的产品。
本文将深度聚焦边缘智能发展现状、技术突破、落地瓶颈等话题,共同探讨如何更好赋能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SoC作为AI眼镜核心大脑,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当前AI智能眼镜的代表性产品RayBan Meta为例,在芯片当中,SoC(高通AR1 Gen1)为成本主要来源,在芯片成本中占比达64%……
宇树科技在通知中表示,此次更名是因公司发展需要,原公司所有业务将由新公司名称继续经营,原公司签订的所有合同继续有效。
四台宇树科技Unitree G1 人形机器人在四支业余队伍操控下展开激烈对决,最终由人工智能博主陆鑫操控的 “AI 策算师” 以精准的战术决策和稳定的发挥夺得冠军。
兆易创新的 H 股上市计划,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落子。
混合动力汽车(HEV)曾经被视为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的中间地带,但如今已独当一面,发展成为具有自身市场意义的精密工程系统。为了满足现代 HEV 的需求,工程师正在不断挑战电源架构的极限,以实现更高的电压、更紧密的集成和更智能的连接。
高温环境会严重制约集成电路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亟需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攻克相关技术难题‌。
​广东芯赛威SFM8801 APOIS芯片实现硬件可重构与算法开源双突破
知存科技联合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及社区举办的第二届 “知存科技杯高校存内计算创新应用大赛”于近日正式开启。
一凡 发自 智车入库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智能辅助驾驶退热了?上海车展落幕,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了明确的否定答案:智能辅助驾驶仍然是车企的必争之地,这是当前竞争最激烈、变化最剧烈、用
一凡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比亚迪的智能辅助驾驶,用户买单吗?超级认可,绝大比例买单。比亚迪刚刚给出了最新销量数据,其中“智驾”车型占比高达79%——门店每开出5辆新车,就
6月10日消息,华为首款鸿蒙折叠电脑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已于6月6日正式开售,有博主第一时间对电脑进行了拆解。最让人意外的地方不是折叠屏设计、不是做工堆料,而是那颗从未官宣、但却赫然出现
Q需要为嵌入式AI模型提供多少样本数据?我在向客户介绍如何使用AI方法设计一款客户产品时,客户理解,AI嵌入式项目的开发都是围绕数据展开的,如此,我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客户的工程师需要采集多少数据
在半导体ATE领域深耕多年,派格测控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芯片测试解决方案,不断的提炼行业客户的需求,优化产品参数指标,经过数年潜心钻研,今天,我们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升级——正式发布自研
兆易创新GigaDevice宣布,将参加SNEC PV+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展位号:5.1H-B360),集中展示其在数字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本次展会,
据新浪科技消息,小米中国区近日迎来人事调整,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新零售部总经理王晓雁兼任新零售部小米之家总经理。据悉,王晓雁兼任小米之家总经理之后,原小米之家总经理王辉将转任销售管理部总经理,
6月9日,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发布的数据,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产业营收环比下滑约 5.4% 至 364.03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617.09 亿元人民币),与以往数据相
6月4日,第四届“好房子 好部品 好厨卫”高品质建筑人居环境与建材产品应用交流会暨城市更新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备大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下属的新风与净水分会以及舒适家居分会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