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就芯片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明确表示,中国在芯片领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自主能力,芯片问题其实“没必要担心”。这一观点与他在2024年12月11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的表态一致。
任正非表示,“中国在中低端芯片上是可以有机会的,中国数十、上百家芯片公司都很努力,特别是化合物半导体机会更大。硅基芯片,我们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利用集群计算的原理,可以达到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软件是卡不住脖子的,那是数学的图形符号、代码,一些尖端的算子、算法垒起来的,没有阻拦索。困难在我们的教育培养、人才梯队的建设。中国将来会有数百、数千种操作系统,支持中国工业、农业、医疗等的进步。”
任正非特别强调了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他表示,“当我国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时候,要重视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基础研究不止5—10年,一般要10年、20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果不搞基础研究,就没根。即使叶茂,欣欣向荣,风一吹就会倒的。买国外的产品很贵,因为价格里面就包含他们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所以,中国搞不搞基础研究,也要付钱的,能不能付给自己搞基础研究的人。”
任正非呼吁社会理解和支持理论工作,并指出,理论科学家的孤独和重要性不容忽视。他介绍,“华为一年1800亿投入研发,大概有600亿是做基础理论研究,不考核。1200亿左右投入产品研发,投入是要考核的。没有理论就没有突破,我们就赶不上美国。” 而这种对基础研究的重视,正是华为在诸多技术领域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
任正非在回答中还提到,华为在芯片问题上的准备充分。他指出,华为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包括“备胎”计划的实施。他强调,华为不会轻易排斥美国芯片,而是希望与美国公司共同成长。如果出现供应不上的情况,华为没有困难,因为所有的高端芯片都可以自己制造。他指出,华为在和平时期,从来都是“1+1”政策,一半买美国公司的芯片,一半用自己的芯片。这种策略不仅保障了华为的供应链安全,也维护了与美国公司的合作关系。
在被提及“昇腾芯片被‘警告’使用风险,对华为有什么影响吗?”,任正非表示,“中国做芯片的公司很多,许多都做得不错,华为是其中一家。美国是夸大了华为的成绩,华为还没有这么厉害。要努力做才能达到他们的评价。”
任正非还提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他指出,中国有数亿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电力和发达的信息网络,而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他强调,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多地将人工智能融入产品中,会诞生很多中国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