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曾被外界视为“东莞制造标杆”的工厂,最终未能抵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冲击。
6月25日,加拿大天弘科技集团(Celestica)宣布,其位于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子公司——天弘(东莞)科技有限公司,将在2025年6月底启动正式解散程序,并于7月1日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天弘科技集团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全球员工近4万名,在中国上海、苏州、昆山、东莞、厦门等地合计拥有近万名员工,是加拿大籍公司在华雇员最多的公司之一。
天弘东莞厂作为全球电子制造服务商(EMS),曾是 Celestica 在中国南部的 “印钞机”, 据Manufacturing Market Insider(MMI)公布的2024年全球电子制造服务公司Top 50名单显示,Celestica全球排名第8。
公司扎根东莞超20年,坐拥10万平方米的厂房,员工规模曾达504人,最鼎盛时期员工超过1万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业务聚焦于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主要产品涵盖服务器及配件、磁盘阵列及配件、储存阵列及配件,以及太阳能光伏微型逆变器等,产品 98% 用于出口。主要客户涵盖 IBM、Cisco、HP、Meta、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
战略调整,也要保障员工权益
分析师认为,近年来,全球电子制造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贸易形势不稳定、供应链成本上升,以及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竞争压力加剧等,地缘政治因素也对此次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美客户要求将产能从亚洲转移至墨西哥和东欧,促使天弘提前布局的9家新工厂在2023年投产,并逐渐将中国工厂订单向外转移。2024年,天弘北美地区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29%攀升至47%。这些因素叠加,使得天弘东莞厂的运营成本不断攀升,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天弘科技集团在通告中明确表示,这一举措是天弘科技集团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未来战略规划调整作出的重要决策,公司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对遣散员工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目前,公司已将法定解散流程及经济补偿金方案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备,确保员工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东莞天弘承诺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额分三种:若员工在6月27日前签约,可获“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感谢奖金+年终奖折算”;6月30日前签约则补偿减少;逾期则按劳动法最低标准支付。
“遗憾归遗憾,但补偿方案还算公平。”一位在职15年的技术工人表示。不过,也有员工担忧,500余人的遣散将加剧东莞本地就业市场的竞争,尤其是对高龄工人而言,再就业难度显著增加。
从代工厂到AI与航空航天
尽管东莞子公司即将关闭,但天弘科技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全球数据中心和AI应用的快速增长,以及航空航天与国防开支的大幅攀升,天弘科技已成功转型为AI基础设施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收入达2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91%,净利润为8620万美元。天弘科技表示,此次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响应市场变化和优化全球产能布局。
目前,天弘已成为Meta、微软、谷歌等企业AI数据中心设备的关键供应商,同时也成为了航空航天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受益于航空航天和国防(A&D)制造业的复兴,国防承包商正在投资生产从航空电子系统到雷达和通信等各种产品,而这些都是天弘科技高可靠性制造能力发挥作用的领域。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天弘在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的营收均实现增长,北美市场的高毛利订单占比持续扩大。这一转型,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何东莞厂关停之际,天弘股价仍保持强劲势头。
- 东莞这边的政策不改善,工厂全都搬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