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用于集成太阳能和储能系统的 5 种转换器拓扑

时间:2023-03-27 11:34:27 作者:德州仪器 阅读:
储能系统价格变得越来越实惠,电价也在上涨,因此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住宅现在使用太阳能发电和电池储能相结合的系统,确保在太阳能无法满足需求时能够提供能源。
广告

储能系统价格变得越来越实惠,电价也在上涨,因此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住宅现在使用太阳能发电和电池储能相结合的系统,确保在太阳能无法满足需求时能够提供能源。图 1 展示了一个住宅用例,图 2 展示了如何将典型的光伏逆变器系统与储能系统进行集成。

 1:一种住宅用太阳能发电和储能系统安装方案

 2:具有储能系统的典型光伏逆变器系统

理想情况下,这种类型的系统具有可实现交流/直流和直流/直流转换和高功率密度的高效电源管理组件(具有尽可能小的解决方案尺寸),这些组件具有高度可靠性(损耗超低)并有助于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然而,这些要求并非总能同时实现,需要就这些子块的理想电源转换拓扑进行权衡。

交流/直流和直流/直流降压和升压电源转换器的现有电源拓扑的共同点是具有交错运行的半桥或转换器分支,旨在用于提高直流/直流转换器中的功率级别,或者通过放置三个以 120 度相移运行的分支在交流/直流逆变器或功率因数校正级中实现三相工作模式。图 3 所示为五种电源拓扑的简化原理图。

 3半桥电源拓扑和等效分支电源拓扑

拓扑 1  在两级转换器拓扑结构中,脉宽调制(PWM)信号作为补充应用于功率器件Q1和Q2(具有时间延迟,以避免因开关信号重叠而发生击穿)。对于输出端的正正弦波,Q1 应用的占空比为 >50%。对于输出端的负正弦波,Q2 的占空比为 >50%。控制输出功率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线路滤波器之前的输出信号具有一个全总线电压摆幅,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大的滤波器来减少电磁干扰。进入滤波器的纹波频率是 PWM 频率,会影响滤波器的大小。

与两级转换器相比,三级拓扑允许使用更小的无源器件,并且具有更低的 EMI。共有四种三级拓扑:

拓扑 2T型拓扑结构因晶体管围绕中性点(VN)的排列方式而得名。Q1和Q2于直流链路连接,而Q3和Q4则与VN串联。 滤波器看到的纹波频率等于施加在开关 Q1 至 Q4 上的 PWM 频率。这决定了需要使用多大的滤波器元件才能在交流线路频率下实现所需的低总谐波失真。Q1 和 Q2 会看到全总线电压,当系统中的直流链路电压为 800V 时,额定的全总线电压需要达到 1,200V。由于Q3和Q4连接到VN,它们只看到全总线电压的一半,在800-V的直流链路电压系统中,它们的额定电压为600V,这可以节省转换器类型的成本。

拓扑 3 在有源中性点箝制(ANPC)转换器拓扑结构中,VN与有源开关Q5和Q6连接,并将VN设置在直流链路电压的中间。与 T 型转换器一样,滤波器看到的纹波频率等于用来确定交流线路滤波器尺寸的 PWM 频率。这种架构的优点是所有开关的额定电压都是最大直流链路电压的一半;在 800V 系统中,可以使用额定电压为 600V 的开关,因此有助于节省成本。关闭此转换器时,务必将每个开关上的所有电压限制为直流链路电压的一半。换句话说,控制微控制器 (MCU) 需要处理关断时序。

拓扑 4中性点箝制(NPC)转换器拓扑结构来自ANPC拓扑结构。这里的VN通过二极管D5和D6连接,将VN设置在直流链路电压中间。 滤波器看到的输出纹波频率等于用来确定交流线路滤波器尺寸的 PWM 频率。与 ANPC 拓扑一样,所有开关的额定电压都是最大直流链路电压的一半,但有另外两个开关需改为两个快速二极管。与 ANPC 拓扑相比,NPC 拓扑的成本略有降低,但代价是效率也略有降低。关断时序的要求也与 ANPC 拓扑相同。从上述 ANPC 参考设计中很容易推导出 NPC 拓扑。

拓扑 5 飞跨电容型拓扑结构已经告诉你在这个转换器中发生了什么;一个电容器连接到由Q1和Q2以及Q3和Q4实现的叠加半桥的开关节点。电容器上的电压限制为直流链路电压的一半,并在 V+/V– 之间周期性漂移;漂移时会进行电源输送。这种拓扑在正正弦波和负正弦波期间使用所有开关。在这种拓扑中,滤波器看到的输出纹波频率是飞跨电容器每个周期漂移时提供的 PWM 频率的两倍,因此交流线路滤波器的尺寸更小。同样,所有开关的额定电压都是最大直流链路电压的一半,因此有助于节省成本。

表 1 列出了不同拓扑的优点和挑战。

  2L 2L 中采用 TIDA-01606  3LTIDA-01606 ANPCTIDA-010210 NPC 3L源自 ANPC FC3L飞跨电容器 3L
优点 简单的控制方案仅 2 个开关2 PWM 简单的控制方案Q3/Q4 see 1/2 VDCEMI 优于 2LfRIPPLE = fPWM 效率高所有开关看到1/2 VDCEMI 优于 2L 成本低于 ANPC所有开关看到1/2 VDCEMI 优于 2LfRIPPLE = fPWM4 PWM 最高效率仅 4 个 HF FET(和 1 个电容器)fRIPPLE =2 fPWM磁性元件最小EMI 最低
挑战 Q1/Q2看到1/2 VDCEMI 大于 fPWM无源器件的尺寸最大  Q1/Q2看到1/2 VDC4 PWM 更加复杂的控制方案关断时序至关重要6 PWM 效率低于 ANPC更加复杂的控制方案关断时序至关重要 飞跨电容器初次充电关断时序至关重要

 1:不同转换器拓扑的优点和挑战

与传统的两级转换器相比,所有四种三级拓扑在功率密度(具有尽可能小的解决方案尺寸)、高度可靠运行和快速推向市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使用宽带隙器件和高性能 MCU 以合理的成本进一步增强了这些优势。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反向无线充电怎样,iPhone 12也支持这技术和MagSafe接口? 反向无线充电的设计初衷只是为了在野外或突遇自然灾害时没有电的情况下应急的功能,比如一群人外出徒步,或发生地震,其中一个人的手机没电了,而且这个手机里存储有重要的出行安排的资料,这时手机没电是个很糟糕的事情,如果这时该手机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而且另外随行人也有一台也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并且有反向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叫问题了,这是个应急功能,谁说应急功能不实用,到了关键时刻这功能还真能解决大问题!
  • 传苹果MacBook Air订单转至闻泰科技昆明厂生产 苹果预计将 MacBook的生产扩展到中国大陆的多个地点。其中,约生产苹果MacBook Pro 60%订单的广达将把部分生产线从上海转移到重庆,剩下的40% MacBook Pro 订单由富士康在其成都工厂生产,而MacBook Air将逐渐转移到闻泰科技昆明工厂生产。
  • 鸿蒙百机升级计划时间表2021-2022年排期更新HarmonyOS,100多款手 很多小伙伴们都想着把升级升级鸿蒙系统去体验感受一下,官方已经明确了更新鸿蒙系统安排2021-2022年范围内百机升级计划(百机换新)时间表,所以大家不必担心。大家对老旧机型的系统更新,更多的是想要体验鸿蒙系统使用的效果。
  • 索尼Xperia 1 Ⅲ发布!微单技术、4K骁龙888加持,顶配售价万元 索尼新品今天发布了Xperia 1 Ⅲ手机,顶配版本价格将近万元了,加持微单技术、4K高刷新屏幕+骁龙888顶级处理器,还有那些产品特点?
  • 小米发布会:自研澎湃小”芯片,会是5nm还是7nm工艺 消息一天比一天劲爆!今天是小米的高光时刻,小米今天官宣要做芯片,29号的发布会上会有一颗自研的小芯片,看来小米自研芯片的计划并未停止,对米粉来说这是个令人激动的消息,虽然是一颗小芯片但是还是值得期待的,这个时候肯定会有网友拿小米和华为对比,和华为比的话小米的研发实力肯定是后辈,但是小米的态度和成绩值得大家鼓励。
  • 苹果造车的进展如何?新专利曝光Apple Car的MagSafe充电对准系统 新专利显示苹果Apple Car可能拥有自己的MagSafe式充电器对准系统,充电站上的触点会自动与位于电动车上的对应触点完美对准,驾驶员将车停好,车辆立即开始充电。
  • 字节跳动全球布局战略下开启新加坡分公司,可解决数百个就业岗位 字节跳动在新加坡开分公司,这是又一大举动战略布局? 据知情人士透露,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的一个短视频应用,打算重点进入新加坡市场,作为全球扩张的一个滩涂。 据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向新加坡投资数十亿美元,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字节跳动已在新加坡申请数字银行牌照。
  •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首次发声回应,A+H股还会发布上市吗? 蚂蚁集团现在的资产规模,其本身早已是一家非常大的金融机构,而花呗、借呗的设计其内在逻辑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其实并不是什么金融创新,无非是旧药换新瓶。蚂蚁集团是今年话题最多的企业之一,上市造富话题还没退热,蚂蚁又被暂停上市。
  • 美国把59家中企列入投资黑名单,涉及国防、监控技术、被列入行政 59家与中国军方或监控行业有关联的公司列入黑名单,包括刚发布独立自主,不会被“卡脖子”的鸿蒙系统的华为和中国三大电信公司、芯片技术正在突破,产能正在扩大的中芯国际、海康威视,又增加了很多企业,包括国产GPU厂商景嘉微、南京熊猫电子等。
  • 淘宝台湾关闭平台下单并退出市场原因是:营运计划调整公告详情 淘宝台湾平台怎么了,是什么原因导致退出市场昵,违反“两岸条例”规定? 今天淘宝台湾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营运计划调整公告:于10月15日11时起,陆续关闭淘宝台湾平台下单并于年底退出市场?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