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车辆区域控制架构关键技术——趋势篇

2025-06-05 16:31:17 安森美 阅读:
区域控制架构采用集中控制和计算的方式,将分散在各个ECU上的软件统一交由强大的中央计算机处理,从而为下游的电子控制和配电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
广告

向软件定义汽车(SDV)的转型促使汽车制造商不断创新,在区域控制器中集成受保护的半导体开关。电子保险丝和SmartFET可为负载、传感器和执行器提供保护,从而提高功能安全性,更好地应对功能故障情况。不同于传统的域架构,区域控制架构采用集中控制和计算的方式,将分散在各个ECU上的软件统一交由强大的中央计算机处理,从而为下游的电子控制和配电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

系统描述

电动汽车中的低压配电

低压(LV)电网在所有车型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区域控制架构也部署在混合动力系统中,此处仅重点介绍电动汽车的区域控制架构。如下面的框图所示,电力来自高压(HV)电池组(通常为400V或800V电池架构)。HV-LV DC-DC转换器将高压降压,为LV网络供电,通常为48V或12V电池架构。有的汽车只有一种LV电池,有的有两种电池,每种电池使用单独的转换器,因制造商和汽车型号而异。

低压配电系统的主要器件

48V和12V电网可能共存于同一辆车中,因此HV-LV转换器可以直接为48V电池供电,而额外的48V-12V转换器可以充当中间降压级。在集中式LV配电模式中,单个较大的48V-12V转换器(约3kW)为12V电池充电。

相较之下,区域控制架构采用分布式方法,在区域控制器(ZCU)内嵌入多个较小的DC-DC转换器。

使用单独的电源分配单元(PDU)和ZCU时,电力从电源流过PDU和ZCU,到达特定区域内的各个负载。PDU位于ZCU之前,也可以直接为大电流负载供电。ZCU则负责为车辆指定区域内的大多数负载分配电力。下面的框图直观地呈现了该电力流及不同的实现方案。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 体式PDU和ZCU:将PDU和ZCU功能集成在单个模块中。
  • 分离式PDU和ZCU:使用独立的PDU和ZCU单元。

从刀片式保险丝转向受保护半导体开关

长期以来,汽车保险丝一直是保护电路和下游负载免受过电流影响的标准方案,以免过电流引起火灾。传统刀片式保险丝的工作原理简单而关键:其中包含一个经过校准的灯丝,特定时间内(I2t)若电流过大,灯丝会熔化,从而使电路开路并中断电流。所选择的灯丝材料及其横截面积决定了保险丝的额定电流。

随着区域控制架构的采用,整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越来越多地用受保护的半导体开关来取代刀片式保险丝,大大提高了功能安全性。不同于传统保险丝(熔断后必须更换),受保护的半导体开关能够复位,发生跳闸事件后无需更换,因此更加先进。安森美(onsemi提供三种类型的此类开关:电子保险丝、SmartFET和理想二极管控制器

此类新型器件具有以下应用优势:

  • 加强负载保护和安全性:发生短路时,会启用智能重试机制和快速瞬态响应,有助于限制电流过冲。灵活性大大提升,有助于提高功能安全性,更好地应对功能故障情况。
  • 易于集成:此类开关可通过微控制器(MCU)轻松集成到更大的系统中,提供配置、诊断和状态报告功能。
  • 可复位:与传统保险丝不同,此类开关在跳闸后无需更换,可实现灵活的保护方案和阈值调整。
  • 尺寸紧凑:器件尺寸变小后,更利于集成到区域控制架构中,节省空间并简化车辆线束。

方案概述

电源分配单元(PDU)——框图

电源分配单元(PDU)是车辆区域控制架构中的关键组件,在配电层次结构中承担初始配电的作用。PDU连接到车辆的低压(LV)电池(通常为12V或48V)或者HV-LV 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由转换器将高压(HV)电池的电压降低。

PDU可将电力智能分配至车内的各个区域,确保高效可靠的电源管理。PDU可直接为大电流负载供电,也可将电力分配给多个区域控制器(ZCU)。ZCU则在各自区域内进一步管理配电,从而大大减轻了线束的重量和复杂性。目前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能够满足不同汽车制造商及其车型的特定要求。下面的框图简要展示了PDU的组成结构:

用于上桥和下桥保护的SmartFET

下桥SmartFET——NCV841x“F”系列

安森美提供两种系列的下桥SmartFET:基础型NCV840x和增强型NCV841x。这两个系列的引脚相互兼容,且采用相同的封装。NCV841x改进了RSC和短路保护性能,可显著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NCV841x SmartFET采用了温差热关断技术,可有效防止高热瞬变对器件的破坏,确保优异的RSC性能。

NCV841x系列具有非常平坦的温度系数,可在-40℃至125℃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一致的电流限制。由于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因此无需为应对寒冷天气条件下的电流增大而选择更粗的电线。电线尺寸减小有助于降低车辆线束的成本和占用空间。

NCV8411(NCV841x系列)的主要特性:

  • 三端受保护智能分立FET
  • 温差热关断和过温保护,支持自动重启
  • 过电流、过压保护,集成漏极至栅极箝位和ESD保护
  • 通过栅极引脚进行故障监测和指示

图1:NCV841x SmartFET框图,包括自我诊断和保护电路

理想二极管和上桥开关NMOS控制器

NCV68261是一款极性反接保护和理想二极管NMOS控制器,具有可选的上桥开关功能,损耗和正向电压均低于功率整流二极管和机械功率开关,可替代后二者。这款控制器与一个或两个N沟道MOSFET协同工作,并根据使能引脚的状态和输入至漏极的差分电压极性,设置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它的作用是调节和保护汽车电池(电源),工作电压VIN最高可达32V,并且可以抵御高达60V抛负载(负载突降)脉冲。NCV68261采用非常小的WDFNW-6封装,能够在很小的空间内实现保护功能。

这款控制器可通过漏极引脚轻松控制,支持理想二极管工作模式(图2)和极性反接保护工作模式(图3)。

图2:NCV68261应用原理图(理想二极管)

图3:NCV68261应用原理图(极性反接保护+上桥开关)

评估板(EVB)

以下两款理想二极管控制器均可使用评估板:NCV68061和NCV68261。用户可利用评估板在各种配置中测试控制器,可通过评估板上的跳线设置所需的保护模式。连接的电源电压应在-18V至45V之间,不得超过器件的最大额定值。通过附加跳线,可使用评估板的预设布局或使用外部连接信号来控制器件。

图4:NCV68261评估板

T10MOSFET技术:40V-80V低压和中压MOSFET

T10是安森美继T6/T8成功之后推出的最新技术节点。新的屏蔽栅极沟槽技术提高了能效,降低了输出电容、RDS(ON)和栅极电荷QG,改善了品质因数。T10-M采用特定应用架构,具有极低的RDS(ON)和软恢复体二极管,专门针对电机控制和负载开关进行了优化。另一方面,T10-S专为开关应用而设计,更加注重降低输出电容。虽然会牺牲少量的RDS(ON),但整体能效更好,特别是在较高频率时。

  • RDS(ON)和栅极电荷QG整体降低,Rsp(RDS(ON)相对于面积)更低
  • 在40V器件中,NVMFWS0D4N04XM具有很低的RDS(ON),仅为0.42mΩ。
  • 在80V器件中,NVBLS0D8N08X具有很低的RDS(ON),仅为0.8mΩ。
  • 改进的FOM(RDSxQOSS/QG/QGD)提高了性能和整体能效。
  • 业界领先的软恢复体二极管(Qrr、Trr)降低了振铃、过冲和噪声。

安森美为12V、48VPDU和ZCU提供多种LV和MV MOSFET。可通过表1所列产品系列进一步了解安森美提供的方案。

有多种器件技术和封装供设计人员选择。替代设计方案是紧凑的5.1x7.5mmTCPAK57顶部散热封装,可通过封装顶部的裸露漏极进行散热。

PDU中的电流水平明显高于单个ZCU内部的电流水平,因此可考虑采用RDS(ON)低于1.2mΩ的分立式MOSFET方案。另一种方案是在PDU内部并联多个MOSFET,可进一步提升电流承载能力。在电流消耗较低的ZCU内部,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具有先进保护功能(如新的SmartGuard功能)的SmartFET。

表1:推荐安森美MOSFET(适用于12V和48V系统)

图5:T10MOSFET(底部散热)和替代方案TCPAK57(顶部散热)的常规封装

晶圆减薄

对于低压FET,衬底电阻可能占RDS(ON)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使用较低电阻率的衬底和减薄晶圆变得至关重要。在T10技术中,安森美成功减小了晶圆厚度,从而将40V MOSFET中衬底对RDS(ON)的贡献从约50%减少到22%。更薄的衬底也提高了器件的热性能。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小米miui12.5稳定版系统升级更新方法,第二批支持机型名单公布 说到 智能手机系统,miui算是比较出名的,不管在流畅度方面还是在功能方面做的都很不错,但不是每一个版本都那么受欢迎,被用户吐槽最多的版本就是目前主流的miui12版本。确实这个版本不如之前那么稳定,官方也是非常注重用户体验,上个月底已经全量推送第一批miui12.5稳定版机型,而第二批机型在5月底开始。
  • 新能源汽车废弃旧动力蓄电池面临问题,工信部回应? 对于,动力电池的现状与未来,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面临五大问题:一是动力电池的衰减问题,以铅酸电池为例,一般的铅酸电池使用寿命为2-3年,它的自身衰减(以使用三年为参考)一般呈现
  • 研究团队在量子传感器为超导量子计算机单个缺陷进行检测和处理 你对量子比特了解多少?量子比特已经被用于制造高精度磁力计、生物传感器和新的量子互联网技术。最近,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创造了一种量子传感器,为创造量子计算机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技术可用于量子材料的隧道缺陷结构,低损耗电介质的光谱学研究 ,因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迫切需要这种低损耗介质,确实值得鼓励和鼓舞。也期待科技的进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期待量子计算机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音和便利!
  • 新款14/16英寸MacBook Pro miniLED屏泛光(光晕)效果相比M1 iPad 因屏幕出现光晕(泛光)BUG现象,搭载M1芯片的12.9英寸iPad Pro一度翻车。近日,据MacRumors报道,新的14英寸和16英寸MacBook Pro与12.9英寸iPad Pro共享相同的 mini-LED 显示技术,但新款Mac电脑显然没有出现iPad Pro上发现的泛光效果。
  • 反向无线充电怎样,iPhone 12也支持这技术和MagSafe接口? 反向无线充电的设计初衷只是为了在野外或突遇自然灾害时没有电的情况下应急的功能,比如一群人外出徒步,或发生地震,其中一个人的手机没电了,而且这个手机里存储有重要的出行安排的资料,这时手机没电是个很糟糕的事情,如果这时该手机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而且另外随行人也有一台也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并且有反向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叫问题了,这是个应急功能,谁说应急功能不实用,到了关键时刻这功能还真能解决大问题!
  • 中芯国际喜报业绩又迎来人事大调整(名单)蒋尚义离职、梁孟松留任 刚刚中芯国际三季度业绩还是继续走好,四季度业绩还是持续向好,正在喜报佳绩的同时,中芯国际又迎来人事大变动?蒋尚义、梁孟松都有变动,这次的变动挺大!
  • 三星弯道超台积电:全球3nm芯片GAAFET技术优于FinFET 全球对芯片的需求相对较大且稀缺。只有TSMC和三星可以批量生产7纳米及以上的工艺芯片。他们的芯片代工技术已经把其他公司远远甩在后面,双方也是唯一的竞争对手。
  • 2021超级计算机排名前十稳定,TOP500中AMD收获大 最新超算排名前十名相对较稳定,没有多大浮动,由日本的超算Fagaku(富岳)仍居第一,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中仍是日本“富岳”,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则排第四,在58个新系统中AMD收获大。
  • 手机上亿像素时代,为什么800万车载产品寥寥无几? 豪威汽车CIS系列专题ADAS篇(二)高分辨趋势下的图像传感技术。在分辨率上,初期汽车图像传感器以VGA产品至200万像素为主,目前整个行业正在积极开发和部署800万像素车载摄像头,最远探测距离高达250m。为什么业内800万车载产品寥寥无几?
  • 破解SpaceX 的Starlink卫星终端需要多少成本? 近日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 Black Hat Security Conference 峰会上,一名 Lennert Wouters 的比利时研究人员现场演示,成功破解了 SpaceX 的其中一个 Starlink 用户终端。Wouters 在展示过程中,所使用的破解装置总成本仅为 25 美元,成功侵入 Starlink 的卫星天线终端并获得系统访问权限。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