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自1947年在贝尔实验室诞生以来,标志着人类电子工程技术的新时代。晶体管进入量产阶段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密度以每两年的速度倍增,不断提升芯片的性能与功能,这也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
晶体管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基板、栅极、源极与汲极,其中,栅极位于源极与汲极之间,且与基板之间隔着一层绝缘层,电流通过通道自汲极流向源极,而电流是否导通则取决于施加在栅极上的电压,这一设计让晶体管能够有效地开关电流,成为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组件。
随着先进工艺的不断微缩,为了增强栅极对通道的控制能力并降低漏电,晶体管的架构从传统的2D结构演进至3D的FinFET架构,FinFET架构的引入,显著增强了栅极对通道的控制并减轻短通道效应,提供更佳的功耗和效能优势。到了2023年,晶体管架构进一步演变为GAAFET,在GAAFET架构中,栅极以四个方向完整包覆通道,提供了更佳的控制能力,使其在面对更严峻的工艺挑战时晶体管仍然能稳定地提升其性能。
尽管GAAFET架构看似复杂,但有研究文章指出,GAAFET架构在工艺上仍有很大一部分沿用原有的FinFET架构的工艺,降低了晶圆代工厂在GAAFET架构的工艺研发上所面对的技术挑战。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这两种架构的差异,本文将利用高倍率的电子显微镜影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透过这些高分辨率的影像,清晰地观察到这两种架构在结构微观层面上的特征,让读者能对晶体管的架构及其技术上的变革,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展示这两种晶体管架构的电子显微镜影像,以及对其结构的详细解读,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晶体管技术的演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这次比较的产品是Samsung S22与Samsung Galaxy Watch 7,Samsung S22的应用处理器为Exynos 2200,使用的是Samsung 4nm FinFET工艺节点,Samsung Galaxy Watch 7的应用处理器为Exynos W1000,使用的是Samsung 3nm MBCFET工艺节点,其中MBC为Multi bridge channel的缩写,就是栅极环绕整个通道的架构,也就是GAA架构。
由Samsung官网中所提供FinFET与MBCFET的动画图(图1),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这两种晶体管架构的差异最主要是在栅极的结构,FinFET架构中的栅极是将通道三方包围,而MBCFET的通道四面则是完全被栅极所包围。
图1:FinFET与GAAFET晶体管架构动画图。(来源:https://semiconductor.samsung.com/news-events/tech-blog/3nm-gaa-mbcfet-unrivaled-sram-design-flexibility/")
图2a&b分别是4nm FinFET与3nm MBCFET的平面扫描穿透式显微镜的影像,分析的位置都在其应用处理器的6T-SRAM区域,由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Fin(以红色、绿色、黄色箭号标示)是沿着纵轴(Y)的方向排列,Fin的宽度则有明显的差异,FinFET (图2a)中的Fin的宽度最窄,N-Fin与P-Fin的宽度并没有发现有明显的差异,以红色F1标示,而MBCFET (图2b)中的Fin则明显宽很多,且宽度可以分成两种,分别以绿色F2与黄色F3标示,这刚好与通过的晶体管型态有直接关系,最宽的Fin(F2)通过的是NMOS,而次宽的Fin(F3)通过的是PMOS。
我们将6T-SRAM的单元用红色虚线方框标示发现,4nm FinFET与3nm MBCFET架构在其单元内分别包含6根与4根Fin,而在横轴方向都是包含两个多晶硅栅极(Poly gate),为了解工艺的微缩程度,一般读者都会有兴趣比较前后代工艺在关键尺寸(CD)的差异,例如多晶硅栅极间距(Poly pitch)、鳍片间距(Fin pitch)…等,但因为我们分析这两个6T-SRAM的区域并非在同一功能区块,在此只能就工艺的细节做讨论,无法比较相关的关键尺寸。
新一代晶体管在架构上有了革命性的改良,为了使其有更好的效能,通常在工艺上也可能会导入新材料,我们利用EDS Mapping来分析这两种晶体管架构的元素分布,由图2c&d的结果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在EDS分析的分辨率下,4nm FinFET与3nm MBCFET在元素分布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如果需要确认两者之间的微小差异,我们就必须借重分辨率更高的分析工具。
图2:(a) Samsung 4nm FinFET扫描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影像,Fin以红色箭号标示(F1);(b) Samsung 3nm MBCFET扫描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影像,Fin以绿色(NMOS)与黄色(PMOS)箭号标示(F2&F3)。6T-SRAM单元以红色虚线方框标示,(c)&(d) 分别为(a)&(b)的EDS Mapping。
平面搭配截面穿透式显微镜的分析才能完全呈现3D晶体管的形貌,图3是4nm FinFET与3nm MBCFET的截面穿透式显微镜沿着Gate方向分析的影像,这个方向刚好可以让我们清楚观察Fin的形貌与信道的截面,信道的截面以绿色虚线方框标示,在FinFET的架构下,通道的截面是细长柱状的结构,但宽度并不完全均匀,上面较宽,靠近栅极下方边缘转折处较窄,而MBCFET在每个Fin上方都有3个信道,信道截面为四角呈现圆弧的长方形形状,称为纳米薄片(Nanosheet)。
根据我们先前的分析,N-信道较P-信道宽,宽度分别约为16nm与11nm,高度都约为5nm,由图3a&b的截面观察方向我们也可以清楚观察到这两种架构在Fin与通道在宽度上的差异,这与图2在平面方向的观察是一致的,另外,我们也将Gate方向的截面利用EDS Mapping来分析这两种架构组成元素的分布情形,其结果呈现在图3c&d。
站在晶圆代工厂的立场,研发新的晶体管架构工艺显然比沿用已经成熟稳定的工艺,就资本支出上一定高出许多,且存在许多风险,因此都会倾向以不变应万变,继续沿用原来架构的工艺,直到碰触到再也无法提升效能或衍生致命性问题的情形。
图3:(a)&(b) Samsung 4nm FinFET与Samsung 3nm MBCFET沿着栅极方向的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影像,其中一信道截面以绿色斜线方框标示。(c)&(d)分别为a&b的EDS Mapping。
FinFET晶体管架构在2012年正式量产后,工艺节点由22nm推进到3nm,历经12个年头已接近尾声,全球主要先进晶圆代工厂一致认为3nm以下会改由GAAFET架构接棒,其改弦易辙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FinFET天生架构的限制,考虑晶体管的特性/效能有三大因素,分别是栅极的控制力、电容、以及乘载电流。
随着工艺的微缩,要有好的栅极控制力就必缩小Fin的宽度,要减少电容就必须缩减鳍片间距,要增加乘载电流就必须提高Fin的高度,然而由4nm FinFET的影像来看(图2a),要进一步缩减/提高Fin的宽度/高度在蚀刻(Etching)与切割(Cutting)上面临了极大的困难与技术挑战,且当提高Fin高度的同时,却会衍生出寄生电容问题。
另一方面,Fin的数量都会是整数,在不提高Fin的高度下,为了增加乘载电流以提升效能就必须在标准单元内再增加一或两个Fin,而增加的Fin就一定会占有面积,如此做法则会导致标准单元不但没有微缩反而还增大,背道而驰,综合上述说明可以清楚了解FinFET架构在走到3nm工艺节点后,为了让工艺持续微缩、晶体管的效能持续提升,就必须以新的架构取代FinFET,考虑到现有FinFET工艺的兼容性,很自然地,GAAFET架构便油然而生。
图4:(a) Samsung 4nm FinFET在通道附近的局部放大图,红色双箭号分别标示fin的通道宽度,(b)&(c) Samsung 3nm MBCFET在N&P通道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分析方向:沿着栅极方向。
Samsung 3nm MBCFET架构就是改良了上述FinFET架构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用较高分辨率的影像来比较两种架构的形貌,FinFET (图4a)的通道宽度有宽有窄,形状较不规则,且栅极只有在三个方向包覆着通道,相反地,MBCFET (图4b&c)架构的通道则是完全被栅极所包围,因此有较佳的栅极控制能力,利用两个垂直方向的截面电子显微镜分析,我们可以获得MBCFET信道的3D结构。图4b&c与图5分别是沿着Gate与NMOS分析方向的影像,可以清楚观察到通道截面与侧面被栅极包覆的状况是相当完整的,通道在截面方向(图4a&b)的宽度也算均匀。
图5:大图显示Samsung 3nm MBCFET沿着NMOS方向的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影像;小图则是上、中、下通道局部放大图。
另外,MBCFET的纳米薄片还有另一项优势,那就是其宽度可以在不增加标准单元的情形下,比FinFET更有弹性的调整空间,这由图4a&b中MBCFET架构的通道宽度因为NMOS与PMOS的电性匹配而有两种宽度得到印证,更重要的是,根据Samsung所发表的文章,MBCFET架构沿用90 %或甚至更多原本FinFET架构的工艺,因此工艺由FinFET转变成MBCFET架构才得以顺利完成。
个人行动装置可以说是推动晶体管架构由平面转为3D的主要驱动力,而由3D架构进入到埃米世代(A世代)将会是由有着海量需求的人工智能(AI)所推动。根据先进工艺研究机构imec的技术蓝图,GAAFET前后将会有两个主要的架构,先是纳米薄片,接着是叉薄片(Forksheet),预计在2032年会开始导入互补式晶体管(CFET)架构,结合新颖的二维材料与创新的工艺技术,CFET的标准单元将由GAAFET架构的5-6进一步缩小至4或甚至更小。可以说,从今年往后看至少10年,逻辑晶体管的发展是相当精彩可期,且让我们拭目以待。